最近幾天揚州各縣市區陸續召開“兩會”,如何建設“好地方”成為熱門話題。高郵提出:讓“人”成為建設的活力源泉。從聚“文”化人到聚“人”建城,高郵又一次找到發展的“金鑰匙”,必須點贊!
建設“好地方”,需要有一大批“能人”。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揚州時指出“揚州是個好地方”,讓全市人民歡欣鼓舞,更讓黨政干部倍感責任重大。過去的一年,高郵在揚州縣市區中率先榮獲“全國文明城市”,在高平臺上更好更快發展離不開“人”。尤其是進入高鐵時代,如何最大限度降低“高鐵虹吸”效應不利影響,最大可能發揮“高鐵集聚”效應積極作用,抓住“人”這個核心要素,抓到點子上了。
建設“好地方”,需要有一大批“好人”。文明是城市的標識,“好地方”須由“好人”支撐。躋身“全國文明城市”再出發,必須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,在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基礎上,更多地注重人文素質的提升。高郵是農村城市的現實狀況不容回避,提高全民素質仍然任重道遠。加快推進文化文明深度融合,讓“好人”更有內涵,讓“好人”蔚然成風,讓“好人”遍布城鄉,才是新時代最美的風景線。
建設“好地方” ,離不開千千萬萬個“凡人”。每個人都了不起!我們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分分秒秒,我們的城市是每個人的來來往往,我們的幸福是每個人的酸甜苦辣。“好地方”必須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存在、實現自我價值的好地方,為每個普通人創造“宜居、宜創、宜商、宜業、宜老……”的公共服務環境,正是當下各級黨委政府的基本考題。“讓人成為建設的活力源泉”,回答了這個問題。
“十三五”圓滿收官,“十四五”大步走起!我們期待“人”在今后的發展中地位更顯、作用更大,讓更多的本地人在“好地方”過上好生活,也讓更多的外地人在“好地方”創造好生活。(清清萍/文)